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9月26日报道,美军已经完成了针对委内瑞拉的空袭准备,只等特朗普总统下达最终命令。这意味着,一场可能的大规模军事冲突正在逼近。同一天,美国防部长赫格塞斯紧急召回全球800多名高级将领,这样的军事动员在冷战结束后极为罕见,也立即引起了国际社会对南美局势的高度关注。
事实上,从8月开始,美军就在加勒比海部署了庞大的军事力量:三艘“阿利·伯克”级驱逐舰、一艘“弗吉尼亚”级核潜艇,以及搭载4000名海军陆战队的“埃塞克斯”号两栖攻击舰组成特遣舰队,再加上驻波多黎各的F-35隐形战机,形成半径1500公里的打击圈。同时,MQ-9“死神”无人机和P-8反潜机进行常态化巡逻,使得委内瑞拉全境几乎处于实时监控中。五角大楼称这是“打击跨国贩毒”的常规部署,但专家指出,这样的配置完全具备“斩首行动”和打击关键设施的能力。
近期,特朗普三次下令美军在国际水域攻击所谓的“运毒船”,共击沉4艘,造成至少17人死亡。然而,美国方面并未提供毒品证据或死者身份信息。这种“先开火后找理由”的做法,让人想起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臭名昭著的“洗衣粉事件”。更讽刺的是,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数据显示,委内瑞拉的可卡因产量仅占全球的1.2%,远低于墨西哥的89%;而美国本土却消费了全球六成的可卡因。显然,将矛头指向委内瑞拉并不合理。
展开剩余69%分析人士认为,特朗普政府此举意在对内转移矛盾、对外展示强硬。一方面通过“禁毒战争”的说辞打造强硬形象,另一方面试图通过军事压力制造委内瑞拉国内动荡,最终达到政权更迭的目的。同时,这也有助于阻碍委内瑞拉与中俄的合作,从而维护美国在该地区的霸权。面对威胁,马杜罗政府宣布全国进入高度戒备,动员450万民兵参与训练。马杜罗表态称,委内瑞拉已做好长期斗争的准备,不论未来几天、几个月甚至几年中发生什么情况,都将坚决捍卫国家主权与和平。
与此同时,拉美国家展现出罕见的团结。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的21个成员国发表联合声明,重申该地区被定义为“和平区”,坚决反对以武力解决争端,主张通过对话和合作维护主权与稳定。墨西哥总统直言:“如果要打击毒品,请美国先逮捕本国的芬太尼制造商。”巴西总统卢拉则提醒,世界已有太多军事干预导致人道危机的教训,拉美不能重蹈覆辙。玻利维亚总统阿尔塞指出,美国所谓的“缉毒”行动,其实是掠夺资源、搞新殖民主义。古巴外长更直言,加勒比海的军事部署“火药味越来越浓”,所谓“禁毒”只是借口。
有军事观察人士预测,美军可能会采取“有限打击”模式,例如用“战斧”巡航导弹摧毁委内瑞拉的炼油厂、防空系统和指挥中心,同时发动网络攻击瘫痪其金融系统。这一方式类似2018年美国对叙利亚的行动,既能制造威慑,又能避免大规模地面战争。但风险在于,委内瑞拉配备有俄制S-300VM防空系统和“山毛榉-M2E”导弹,具备一定反击能力。2019年,委内瑞拉就曾击落美军侦察无人机,显示出其防御并非摆设。
从历史来看,美国的手法并不新鲜。1954年以“防止共产主义”为由推翻危地马拉政府,1989年以“缉毒”为名入侵巴拿马,2001年以“反恐”为名进入阿富汗,2003年则以“大规模杀伤性武器”为借口发动伊拉克战争。如今,尽管世界正在走向多极化,美国依然在推行“炮舰外交”。而特朗普一向敢于出奇招,不排除通过对外战争转移国内矛盾。
然而,历史已经反复证明,靠武力维持的霸权终究会崩塌。唯有尊重国家主权,通过平等对话与合作,才是避免冲突、化解危机的真正出路。
发布于:天津市